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Capitalism ,a love story / 剪報2

˙2009-10-02
˙中國時報
˙胡晴舫

 全球金融危機發生整整一年,世人還是不太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曾是股市操盤、現今專業學者塔勒布(Nassim Taleb)提出黑天鵝 black swan theoey; (塔勒布根據他的「黑天鵝」理論,建立一套期權交易的策略,專門購買低價的賣方期權,讓投資者有權在特定的期限內,可以賣出某支股票的一定數量股權。這套策略讓他得以保護投資人安度市場風暴,並從中賺取暴利。 )形容人類始料未及的事件。看似不可能發生卻發生了,且影響深長。生活在舊歐洲的人類從來沒看過天鵝身上長一根白色以外的羽毛,因此得出天鵝必定是白色的結論,直到破浪航行至世界另一端,登陸澳洲,眼前赫然出現一隻漆黑如夜的天鵝;傾刻,天旋地轉,習以為常的世界受到強烈撼動。
 黑天鵝事件往往出乎意外,衝擊力大。例如紐約九一一事件、Google的巨大成功。例如,去年秋天發生的全球金融風暴。一夕之間,一串本來讓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串得好好的珍珠項鍊,啪地一聲斷了線,大珠小珠灑滿地,狼狽亂滾,百年銀行說倒就倒,老牌企業說關就關,各國失業率飆高,銀行不借錢,消費者不花錢,市場冷颼颼,宛如世界末日。所有政府推出救市計畫,令未來世代大量負債來保住自己這代人的飯碗與退休金。全部人都被這隻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黑天鵝嚇壞了。
 經過一個春天又一個夏天,今天,市場幾乎回到「雷曼兄弟嚇克」(日本人語)前的景象。黑天鵝飛走了,水波無痕。美國總統歐巴馬甚至在最近演講中稱讚起自家團隊,認為他們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成功救回經濟,彷彿忘了他們在恐慌中莫名其妙花了納稅人七千億美元,如今不知流向,只為了救那些依據資本主義邏輯就該讓他們自行倒閉的企業。
 越來越多人卻傾向同意市場這次其實並不是黑天鵝事件,而是一個市場信貸過熱遭遇泡沫化的正常循環。與過去經驗的最大差異恐怕來自此次循環來得如此快,市場反應如此寬。但,因為我們活在一個快速的年代裡,網路科技尤其加強了漣漪效用。當某市場消息釋出,透過各式科技,瞬間傳遍世界,引起共同反應,進而影響了全球總體市場。
 更大部分人把市場不理性歸咎於人性貪婪。但,人性貪婪並不是天外飛來的一隻黑天鵝。市場看似不理性,卻是一連串人類理性決定的結果。機構、企業或投資者各自決策,以自私出發,詳加考慮過自己可能獲致的利益之後而在市場追逐他們理性認定的目標。好比,理想狀況是人人避免開車汙染空氣,但考量自身情況後很多人還是選擇開車,即使造成都市空氣嚴重髒汙。這時便須政府介入,替集體利益規範個人行為。同樣,為了鼓勵業績,金融機構一定會採取紅利制度,政府應加入討論如何完善紅利條件,避免金融主管追求短期紅利而導致機構倒閉,影響社會整體經濟。

 一年之後,美國紀錄片導演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 挑了再完美不過的時機發表新作《資本主義:一個愛的故事》Capitalism ,a love story,他搖著他那只天鵝豐臀,再度上路去敲各家企業大門,追究發生了什麼事,錢都去了哪裡,一度,他追著華爾街銀行家匆匆離去的背影討答案,被反嗆一句,「你少拍點電影如何?」
 麥可摩爾不可能不拍片,金融人士不可能不追逐金錢,各有日子要過下去。電影如何拍得更好,觀眾都有意見,離開戲院時人人都是影評,大罵女演員多不漂亮;金融經濟如何作得更好,因為這中間牽涉了看似深奧的「專業知識」,社會大眾往往膽怯茫然,不敢置評,於是銀行賺錢是「他們」厲害,但銀行不賺錢時卻是「我們」的事。
 如同否認左派、右派標籤、只承認是異性戀基督徒的麥可摩爾所說,這非常不資本主義,也很不民主。不僅對老百姓不民主,對未出生的孩子更不民主。這種做法不叫救市,而是把私債變成公債,由所有人來承擔單一企業的失敗。
 資本主義的創造包括了痛苦的學習。黑天鵝總會飛回來,只能有所準備,降低震憾

Capitalism: A Love Story


IMDb User Rating: 7.1/10 5,224 votes
★共獲得3獎項6提名★

◎譯  名 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
◎片  名 Capitalism: A Love Story
◎年  代 2009
◎國  家 美國
◎類  別 紀錄片/劇情
◎語  言 英語
◎片  長 2 hours 6 minutes
◎導  演 Michael Moore

簡  介 
  Michael Moore的新片與目前已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不無關係,也依然延續了諷刺和搞笑兼具的特點。Michael Moore將這部紀錄片定義為揭露"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盜竊案",講述的是納稅人的錢是如何流入非銀行金融機構中的,從而揭示金融風暴的根源。

一句話評論

Michael Moore是這個時代的勇士,他敢於講別人不敢說的真話;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他又是一介莽夫,他揭露的所謂的真相不過是他一廂情願揭露的東西。次貸危機並沒有Michael Moore想像的那麼簡單,資本主義,也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好萊塢報導》

幕後製作

  什麼是愛情?

  Michael Moore的電影都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從20年前的講述汽車業內幕的《大亨與我》到講述校園槍擊案的《科倫拜校園事件》,從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的《華氏911》到炮轟美國醫療體制的《神經病人》,邁克爾·摩爾在擁有一個拗口名字的同時,也在密切關注著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但是這部講述金融危機的紀錄片《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卻將"愛情"放在了資本主義的前面,這是為什麼呢?

  Michael Moore這麼解釋說: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從德州的牧場到曼哈頓的大廈--無論在什麼地方,我們都能找到如同愛情故事一般的現實情節劇。這裏充斥著欺騙、羞辱和背叛。每天有1萬4千個工作被丟失,它們到哪里去了?正好像是愛情故事一般,愛情的危機並不是愛情本身;經濟的危機也不是經濟本身的問題。人民對金錢的愛欲導致了種種事件的發生。這是個瘋狂的、浮誇的、諷刺的舉動。面對著資本主義,我們痛苦、我們萎靡、我們苦惱。想愛又不敢愛,可恨又不能恨--於是資本主義,就是一個一廂情願的愛情故事。

歐巴馬又怎麼樣?

  在接受《好萊塢報導》的記者採訪時,Michael Moore說自己要離開美國,並且遠離紀錄片。他表示說自己是在記者的"授意"之下才這麼說的。他說:我的確考慮過是不是要離開美國,不過我在離開了美國之後會前往德克薩斯。在那裏定居和居住。

  作為一個眾所周知的紀錄片導演和持不同政見者,Michael Moore對接替布希上臺的歐巴馬的評價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說:雖然我給歐巴馬投了一票,雖然他現在做的這一切都令人比較滿意,雖然他是美國總統。但是我還是要說請不要忘記你是個工人階級家庭出來的人,正是因為如此民眾才需要你。如果他做了什麼錯事的話,別人一樣會把你弄下臺。8年前,我寫過一本書,名叫《愚蠢的美國人》。到現在為止我依然這麼覺得,我拍攝這部電影就是為了提醒他們,自己的前正在以一種無法察覺的方式流入到了資產家手中。發生次貸危機的原因根本不是市場疲軟,也不是資金不足;而是那些資本主義巨富的寡頭們貪婪的欲望。

  在回答記者關於什麼是次貸危機以及如何解決次貸危機的問題上,Michael Moore說:這些金融機構需要的不僅僅是監管而且需要Z.f的控制。正是因為沒有控制,所以這一切才變成了這個模樣。在全世界的很多地方,以及美國的一些城市,賭博都是違法的,可是Z.f卻允許我們去購買一些次貸產品,這是一種賭博行為,也是一種違法行為。

花絮

在《華氏911》獲得成功之後,按照Michael Moore的計畫,本片是一部諷刺美國在國際上扮演的"法人代表"角色的紀錄片。可是自從2008年11月全球爆發了金融危機以來,摩爾改變了自己新片的製作方向,他把目光聚焦在了華爾街和次貸市場。於是便有了本片。

Michael Moore堅持要觀眾用美金購買電影票來看這部電影,而不是用信用卡、抵價券或者是贈票等"次貸經濟的衍生品"來換取電影票。

20年前,邁克爾·摩爾反映通用汽車公司弊端的處女作《大亨與我》在底特律的通用總部開拍。20年後,他把《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的首映也放在了這裏。不過因為攝像師遲到,首映式推遲了幾個小時才舉行。

影片參與了2009年威尼斯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在新聞發佈會上,Michael Moore炮轟了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他說:我真不知道有這麼一個總理,義大利該怎麼走出經濟危機的困擾。隨後,一名義大利記者跳到桌子上,拿出了一塊Michael Moore,我愛你"的牌子以示回應。

此文章出處:http://blog.nownews.com/lailai88/textview.php?file=655912

麥可摩爾新片 痛斥資本主義邪惡 / 剪報1

˙中國時報
˙2009-09-08
˙陳文和/綜合七日外電報導

 美國紀錄電影導演麥可摩爾新作《資本主義:一個愛的故事》(Capitalism:A Love Story),六日在威尼斯影展首映,該片秉持摩爾一貫的犀利批判風格,直斥資本主義是無法規範的邪惡體系。
 五十五歲的麥可摩爾依然將個別人物的悲劇故事、檔案資料影片、各式宣傳噱頭及其獨樹一幟的幽默,冶於一爐。全方位地攻訐資本主義體系,指責其只是對少數富裕階層有利,大多數人則注定難以掙脫貧困。
 他說該片要獻給被資本主義追求利潤法則毀了一生的善良民眾。五日晚間試映後贏得一致好評,美國權威娛樂雜誌《綜藝周刊》更盛讚是麥可摩爾最佳作品之一。
 片中出現了許多遭貪婪企業毀掉人生的個案,也講述了勞工起而反抗資本主義的故事。麥可摩爾試映會後的記者會上表明,他所訴求的反抗資本主義行動,已自去年十一月四日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那一刻起實質開展。
 影片也藉由美國賓州威克斯貝爾民營青少年感化院的具體案例,深入揭露私營企業的貪婪本質。經營感化院的企業主為求賺錢,不惜賄賂法官,讓他們將觸法青少年關進感化院。一名男孩表示,他只是在晚餐時與母親的男友爭吵並朝他丟了一塊肉,就被判處接受感化教育,一名女孩則因在網路撰文取笑副校長就被關進感化院。
 片中隨處可見麥可摩爾式的詼諧諷刺,例如許多具有指標意義的銀行和華爾街金融機構,被他圈起黃色警戒線,成了犯罪現場。麥可摩爾甚至意圖對惡名昭彰的一些銀行執行長行使他的「公民逮捕」(citizen arrest)權。
 雖然影片傳達出強烈的政治訊息,但麥可摩爾指出,本片的首要目標還是娛樂觀眾,不論觀眾的反應是開懷暢笑、放聲痛哭或茅塞頓開,他對這些結果都心滿意足。

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2010夏季 媒觀志工活動

各位媒觀的新朋友舊朋友,大家好!

今年夏天,新一期的媒觀志工活動即將開跑,繼去年邊地發聲的廣播製作主題後,今年將由「看紀錄片」的過程,進行文章閱讀、座談與討論,親近議題之餘,共同激發出更多文化行動的想像與實現。歡迎各位有興趣的朋友,一同加入!



時間:201005291002日,兩週一次

地點:媒觀辦公室(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0號6樓之1)


主題

日期

內容

相見歡

05/29

§ 紀錄片《資本主義:一個愛的故事

§ 介紹本季志工活動

§ 經驗分享

誰的土地,才是黃金地?

06/12

§ 紀錄片《我們家在康樂里

§ 映後討論

06/26

§ 中科紀錄片工作者阿烽

座談分享與影片觀賞

07月初

§ 走訪相思寮

被漠視的血汗勞動

07/24

§ 紀錄片《台北幾米

§ 九五青年聯盟

淺談台灣勞動環境與現況

08/07

§ 紀錄片《工殤日記─潘姐

§ 工傷協會映後座談

§ 閱讀何經泰《木棉的顏色

08/21

§ 紀錄片《台北好女人

§ 日日春小青演講

家,怎麼重建?

09/04

§ 紀錄片《寶島曼波

§ 蒐集台灣災後重建案例,討論

09/18

§ 紀錄片《我們的娃娃

從川震重建看中國的公民調查形式

10/02

§ 紀錄片《戲台頂的媽媽

閱讀民眾劇場